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建筑物内涵比其本身更重要
中国推介
建筑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环境有密切关联,是各个要素之间的整合。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的和谐统一决定着建筑的精神内涵,而这种精神内涵常常超越建筑的功能本身。
地域是建筑赖以生存的基础
就广义而讲,建筑的地域性,受区域地理、气候的影响,不同的地理条件、气候条件形成不同建筑环境。从狭义来讲,建筑的地域性是指建筑地段具体的地形、地貌条件和建筑周边的城市环境以及地方建筑材料和技术。建筑师要具有生态观念,顺应自然地形、地貌的特点,让建筑与环境融为一体;建筑师要具有城市视角,尊重城市和地段已形成的整体布局和肌理以及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建筑师要重视地方材料和技术的应用,作出正确定位,在体型、体量、空间布局、建筑形式乃至材料和色彩等诸方面下功夫,结合功能进行整合、优选,才有可能创造出既有地域特色又与环境和谐的建筑。
代表作品:深圳科学馆
文化是建筑的内涵和品位
人们常说,建筑是刻在石头上的史诗、是凝固的音乐。一座优秀的建筑,其精神内涵常常超越功能本身。历史上各个时代都产生过不朽的建筑作品,例如埃及的金字塔、雅典的帕特农神庙、巴黎的艾菲尔铁塔。其文化魅力和艺术感染力常常成为一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标志,成为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象征。建筑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它既是人类文化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又与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政治思想息息相关,各种观念无时不在影响着建筑文化的表达和发展。
当前世界呈现出全球化的趋势,文化也在不断融合,但这绝不等同于抛弃地域特色、抹杀地域文化。恰恰相反,世界文化正是由各地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组成的一个丰富多彩的整体。只有弘扬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开拓性、创造性地研究和发展本土文化才能推动整个世界文化的发展。
代表作品: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
时代性体现建筑的精神和发展
建筑是一个时代的写照,是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综合反映。时代的发展,最基本体现在生活方式的变化,也对建筑提出了新的功能要求和精神需求,从而改变着传统建筑的使用方式并孕育出了新的建筑类型。
时代发展所形成的新的知识体系、新的科学技术、新的价值判断必然影响建筑的发展,带来新的设计思想和观念。首先,建筑要满足时代所提出的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新要求,并立足当下、融入到现实世界,这是建筑发展的最基本条件。其次,建筑要用自已的语言来反映所处时代的特色,表现这个日新月异时代的科技、观念、哲学思想和审美观。归根到底,是时代精神决定了建筑的主流方向。把握时代脉络、融合优秀地域文化精华,建筑才会创新和向前发展。最后,建筑要引领时代的发展。一个经典建筑的价值和意义更在于适应时代变化后于继承中创变,走出一条具有时代特色的建筑道路,引领时代精神。
总之,建筑要适应不同的设计条件和背景,从事建筑设计也要有独特的思维方式、设计方法与价值判定。综合考虑建筑的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是从事建筑设计的一个普遍性原则,是建筑创新的前提和依据。